校友骆志木(人力02级)

发布时间:2021-12-20浏览次数:67

校友风采 | 骆志木:以赤诚心与洞见力成就事业


骆志木,祖籍浙江绍兴,2006年浙江工商大学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先后在深圳、北京、上海履职,目前定居杭州,历任顺丰速运集团、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任人力资源高级经理、总监。

图片



怀“阿甘”精神,行万里山河


2006年毕业,骆志木没有选择留在杭州,而是通过校招只身前往深圳。问及为何离开熟悉的杭州去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时,他说,其实当时没想那么多,很单纯,没有太多顾虑,只是想学东西。怀抱着这样的想法,骆志木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进入职场,在高负荷工作的重压之下,骆志木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之中,不曾过多地计较公平与利益。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傻傻”做事,高度总结。他说,当时刚刚毕业,自己更加在乎的是在工作之中能够学到什么,这不单单指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还包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归纳,从而完善方法,提高效率。以赤诚之心对待工作,即使加班甚至通宵,也不会过多抱怨。所谓水到渠成,身在职场,我们更应该以谦卑的姿态学习,吸收,从而提升自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骆志木抓住机会,做出尝试与改变,离开深圳之后又去往了北京和上海。他说对于自己而言,这三个城市更多的是城市气息的不同,深圳是一个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城市,是梦想的聚集之地;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则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上海相对而言专业化程度更高。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具有不同色彩的城市带来的是不同的职业启示,丰富的经历能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兜兜转转,骆志木还是回到了杭州。他说做决策之时,考虑的维度是不同的,对于他而言,杭州更多代表了一份乡土情怀,这里聚集了自己所熟悉的朋友、师长,也承载了难忘的四年大学时光,拥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及时当勉励,则知愈明,行愈笃


坚持源于对一件事物的相信,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在谈及自己的专业与工作之时,骆志木说,不要为了做人力资源而做人力资源,理论给予指导,实践出真知。


在信息系统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之下,人力资源也受到了一定冲击。针对现状,骆志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未来市场对人力需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分工更加明细,市场对人力资源专业化要求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二是组织变革加快,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调整,此时,人力资源需要做的是协同不同的企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现在的理论方法也会受到挑战。


对于商科学子而言,理论知识是实践的指导,却并非一成不变,它不仅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骆志木还说,如果不是做学术,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都将投身于企业的实际发展之中,此时,实践的能力至关重要。回忆起自己的校园经历,他表示其中最难忘的是在2005年参加的创新创业大赛。这次比赛对他而言是系统的商业实践,让他能更好地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及管理痛点,也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洞见察之,方能不负韶华


对于企业内部而言,人力资源是一种后台支持,它的价值不似销售,很难去衡量。面临职场中的困境,骆志木逐渐从人力资源从后台支撑转变为经营思维,向经营思维转变,在工作中不断强调人力资源的经营价值,主动承担采购、风控等职责,只要经营有需求,自己就身处在那里目前担任三家企业的监事。身在职场之中的我们难逃瓶颈期,那么应该如何摆脱困境,进一步寻找自我的价值呢?


正如骆志木所说,洞见是商科学子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市场机会,实现自我价值。洞察力源自对事物清醒的认知,认知则仰仗实践与知识,我们需要在学习与工作之中进行积累,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总而言之,专心致志和深邃的洞察力是成功的关键,两者缺一不可。



出品/管院新闻中心

供稿/沈佳妙 钟佳怡 陈冬迩

排版/章炜豪

责任审核/何凯 吴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