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 肖燕:漂洋过海的漫漫求学路
肖燕:在校名肖艳萍,英文Yan Machemer, 女,美籍华人,目前任美国SpectraCell生命科学公司首席执行官与董事。1981年毕业于企管7801班,分配到宁波商业学校。1984年考入东北财经大学商业经济管理学硕士班,获管理硕士学位,1986年分配到上海财经大学任讲师。1988年考入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系,获全额奖学金。1990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第二大零售市场研究公司IRI任市场研究员。1991年在芝加哥自创美国TSR公司,主要从事中美大型设备贸易,美国公司投资中国咨询与谈判,协调安排中国各级政府,公司与各团体访美公务、商务与参展活动等工作。1995年,受美国华特隆电气公司聘请任大中华区总经理。1997年,任世界500强之一美国伊顿电气中国公司营销总监,1999-2007年,任德国西门子输配电集团中国市场总监,2009年后分别在世界核电巨头法国阿海珐集团与法国交通能源央企阿尔斯通集团负责中国业务发展及政府与公共关系等事业,期间兼任欧盟商会(中国)能源部主席。
历练之途
——记美国SpectraCell生命科学公司首席执行官肖燕校友
从一家纺织厂的厨房工人到世界500强企业的女性高管,一个人漂洋过海攻读第二硕士学位,一个人创业——肖燕一直在学着一个人去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一个人去承担一些生活中的压力。她没有屈服于作为一个女性本性中的那种柔弱,相反,她有着一颗坚强的心。
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诱惑
采访肖燕校友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这句话:“要做一个成功的女人,就要耐得住寂寞,平凡奋斗中始终拥抱诗和远方。”大学时代,是一个女性青春中最美好的时代,那个时候的她们,带着纯真,又有很多向往,这个时期,也是各种诱惑而思想不太成熟的阶段,奋斗还是享乐,有时只在一念之间。年轻的肖燕就是在这个时候从宁波一大型纺织厂考到杭州商学院,那时高考恢复不久,佩戴着大学校徽走在中国大地的任何角落都会被众人投以羡慕的眼光,很多人进了大学之后,已经满足于天之骄子桂冠而丧失奋斗意志。但是肖燕却并不这样认为,在大学里,她喜欢看一些励志的书籍,“那时候,我很喜欢看《青春之歌》,那些精神食粮至今深深地影响着我。”肖燕说,“在那风云激荡的改革初期年代,大家深感读书机会来自不易。青青校园给我们打开了一览百家思想的窗户,珍惜时光,博览群书,培养格局,为更好的实现自我与服务社会做准备,年青时的寒窗苦读必将给漫漫人生提供思想营养,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指导未来各种人生决策”于是,学习成绩始终遥遥领先的肖燕没有放弃初衷,怀揣人生梦想,无数次挑灯夜读是为让自己变得更强更好,以实现一份对未来的美好信仰。
1981年毕业,肖燕被分配到宁波商业学校做老师,虽然转型成为教师,但她没有放弃学习,她空余时间就去听当时流行的电视大学课,自修数理化,高考恢复初期英文成绩不计录取总分,那一代来自工农商学兵的考生虽多才多艺,却英语普遍不好,为弥补英文不足,她开始收听国内外电台中的英文节目, 开始只能听懂一二,于是肖燕又长期努力、坚持不懈背诵单词,了解语法,闭门自学。
1984年,她考入了东北财经大学的硕士班,获得管理硕士学位,1986年又分配到上海财经大学任讲师执教。
在留学生多数公费派遣的年代,1988年肖燕又以优异的成绩及自费身份考入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系,获全额奖学金。“愿一生都走在探索未知世界、更好了解自我的路上”当问及出国的动因时,肖燕这样说道,“带着书本看世界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信仰与梦想,从未停止努力与追求。”那时候,大学老师的肖燕年纪也不小了,很多与她同龄的朋友都已经选择了结婚生子,但是肖燕毅然选择了漂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深造自己。
艰苦的生活是幸福之源
这句泛泛的话,我在许多杂志上看到过,在采访前,我看了很多肖燕校友的资料,我原本以为,她走过的路过于辛苦,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样的人生充满了磨难和挑战,然而在采访后,我转变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其实对于故事的主角来说,能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也是一种幸福,成功者各有各的成功却都有共同的情怀。
来到美国的肖燕,还没有来得及为自己达成梦想而庆祝,就陷入了各种困境之中。“刚来美国不适应美国文化,感觉美国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热情,人与人关系不像中国社会那样互相帮助,走门串户,借钱借物,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市场化。”那个时候,国内经济不发达,国内收入根本无法支持美国的物价和消费水平,高材生们净身出国马上就遇到的是生活困难与语言不流利的挑战, “那个时候我们中国女生拼租生活很正常,我有空还会去收易拉罐,那时1个易拉罐就相当于国内1元,100个就有100元了。”听到肖燕的回答,我感到震惊,同时也很感动:一个留学生,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捡易拉罐,这是一种怎样的铸造梦想的精神!不止如此,肖燕还在学校申请了勤工助学,管图书馆、餐馆打工。“满怀激情的宏伟理想从未因流年里渺小的角色或卑微的工作而有丝毫打折”她笑着说,“相反,现在许多中国留学生物质生活无忧无虑,文化冲突时躲进自己生活圈,需要钱就问家里要,反而失去了磨练自己、观察世界的好机会,我觉得挺可惜。”是的,如今的许多留学生,已经不像当初,他们可以笑眯眯地在阿玛尼的店里一刷几百美元,但是从未想过去为自己的梦想捡一个易拉罐。
正是凭着这样一种顽强的精神,肖燕平时考试都名列前茅,在各国优秀留学生云集的地方获得系里毕业考试与论文第一名,博得了同学们的敬仰和教授的好评。成为了中国留美学生的榜样人物。
1990年,在密歇根大学毕业,那时的她已经整整走了10多年的求学生涯,“就这样无意识地一步一步走了10多年,回头才发现已经走了这么远。”肖燕用一种很轻松的语气说道。
肖燕的求学之途非常漫长而不易,毕业后工作不久,肖燕又做了一个重大的抉择——创业。一个女性,在一个从语言到文化都完全不同的国家,在面对许多名企争抢的诱惑下,竟然选择创业?“别人能做,自己也一定能行!”这就是肖燕的回答。
1991年,肖燕在芝加哥自创美国TSR公司,主要从事中美大型设备贸易;美国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咨询与分析;协调安排中国各级政府、公司与各团体访美公务、商务与参展活动等工作。
“我从未后悔过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任何选择,我一直感觉很平静与满足的幸福。”现在的肖燕,在历任美国、德国、法国跨国公司高管,并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后又在新冠肆虐全球之时担任了美国一家知名生命科学公司首席执行官,在细胞营养与人类免疫力及基因等学科开创新篇章,并为中国同胞及各国人民的国际旅行提供核酸与抗体检测。她希望让人类活到100岁不是梦!回忆起年轻时代奋斗的点点滴滴,肖燕总是感慨万分。当我请肖燕为广大学弟学妹们总结一下她奋斗经验时,她说,时间就是年轻人最大的资本,人生在年青时就要做短期,中期与长期规划,带着信仰与理想在自己规划的蓝图中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奋斗,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侥幸,不要绝望,不要气馁,也许你做的很多努力短期都看不到回报,请相信生活与真理,他只是想在未来的某个转角给你一个惊喜,若谁的努力都能容易地在短期成功,哪有未来更美好世界的创造者。
出品/管院新闻中心
供稿/叶猛荣
排版/方传弟
责任审核/何凯 吴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