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第四届教育部市场营销专业虚拟教研室年会暨商学院院长论坛(2025)在河北工业大学顺利召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带头人、校长王永贵教授出席第四届教育部市场营销专业虚拟教研室年会暨商学院院长论坛(2025)并做主旨报告。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市场营销专业虚拟教研室主办,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智能管理研究院协办。会议主题为:从数据到智慧:AI赋能下的数智营销创新与人才培养转型。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嘉宾还有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李维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雷涯邻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兼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炳胜教授,以及二百余位商学院院长、副院长,虚拟教研室各成员单位负责人或教师代表,从事市场营销、创新创业教学与科研的骨干教师和学生等。
王永贵校长在大会致辞中指出,教育部市场营销专业虚拟教研室作为教育部首批建设、全国首个市场营销专业的虚拟教研室,自成立以来紧密围绕数字经济时代新商科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持续探索“数智”时代的市场营销专业新兴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机制与效果评价。近三年先后以线上、线下及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逾百场,累计吸引万人次参与。王永贵校长对所有专家学者和高校同仁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期待大家围绕“数智营销创新与人才培养”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推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人工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向未来 为未来 创未来》的主旨报告。王永贵校长指出,在数字化浪潮与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政治经济格局重塑、技术范式迭代、社会需求升级的多重挑战,亟须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根本性变革,既要精准对接用人单位的能力需求,更要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诉求,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王永贵校长强调,高校需积极拥抱技术变革,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思维、系统思维等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技术浪潮中保持批判精神与反思能力。他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应从战略高度进行全局性布局,改革路径应涵盖专业设置重构、培养目标迭代与课程体系创新,尤其注重批判性思维培养与跨学科融合发展,打造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国家战略指引下,教育部及各地政府正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多所高校已率先构建“AI+商科”课程矩阵并搭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浙江工商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持续夯实教育数字化底座,全力推进“科技+人文”双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校诚挚邀请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推动工商管理类专业高质量发展,为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复合型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大会颁奖仪式上,浙江工商大学被授予教育部市场营销专业虚拟教研室最佳织奖。
本次大会正是顺应时代趋势,进一步加强教育部市场营销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发展,以AI赋能数智营销创新与人才培养转型为核心议题,集聚众多市场营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育界同仁,深入探索从数据到智慧的营销实践与人才培养路径,致力于推动市场营销学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