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研之力,育时代新人: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创新赋能路径

发布时间:2025-10-18浏览次数:10

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近三年学生科技项目共258项,参与学生850人次,68位教师参与指导,省部级及以上学术科技竞赛获奖113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7项;“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一等奖3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5项、银奖7项;“尖烽时刻”全国商业模拟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浙江省经济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社会实践方面,我院实践团从2016年至今已连续八年获得校“十佳团队”荣誉称号,近两年荣获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斩获暑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优秀项目,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团体TOP100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构建多层次竞赛驱动机制 全面提升本科人才素养

 

(一)“工商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教师发布选题→学生自主组队→双向选择

 

学院通过主办“工商杯”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等竞赛,由专业教师发布前沿性与实践性兼备的选题,引导学生基于研究兴趣主动查阅教师研究方向并申请加入项目团队,这一机制有效推动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并在师生间建立了基于共同目标的“导学”关系,夯实了学生的科研基础与沟通协作能力。

 

(二)横向课题下沉:企业真需求→产业赛道→学生积极参与

 

学院积极鼓励教师把来自合作企业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横向课题资源主动转化为面向学生的竞赛选题与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产业赛道等项目,使得学生能够直接面对并解决真实的商业挑战,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市场运营、企业战略等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显著提升了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水平,更构建了校企政协同育人、共享共赢的良性生态,推动“真题真做”深化产教融合。

 

(三)“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国家发榜→师生揭榜→“双选+自选”

 

面向国家层面发布的重大选题,本院师生积极参与“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教师根据自身科研项目,根据赛事命题,遴选选题招募团队、或学生自主选题寻求指导的双向路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将本科教学提升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实现了价值引领与能力塑造的有机统一。

 

二、典型个案彰显竞赛育人成效

 

(一)“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数字隐私伦理研究项目喜获全国一等奖

 

2024年度“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中,我院王永贵、汪淋淋、何凯三位老师依托其在数字经济伦理、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的长期科研积累,以科研项目为牵引指导学生团队,最终凭借《数字技术的伦理风险与优化路径研究——以平台个性化推荐的消费者隐私伦理为例》项目荣获全国一等奖。指导过程中,教师团队将自身科研成果(如数字技术伦理风险理论框架、算法推荐隐私影响模型)转化为教学指导内容,引导学生聚焦数字技术与伦理规范的核心矛盾,以平台个性化推荐的隐私问题为科研切入点。学生在教师的科研思路指引下,深度参与文献梳理、风险剖析、路径创新等全流程科研实践,不仅系统掌握了学术研究方法,更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前沿科研问题紧密结合。项目最终形成的创新性优化路径,既是教师科研引领教学的成果体现,也充分证明科研驱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术功底与社会责任感,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向赋能。

 

(二)乡村答卷:解锁乡村振兴AI新路径

 

为备战2025年“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我院易开刚老师以其乡村振兴与数字技术应用方向的持续科研为基础,将科研项目与本科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带领学生团队赴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开展“AI赋能乡村振兴”专项调研。调研过程中,易开刚老师将自身科研方法论(如乡村需求调研范式、理论模型验证逻辑)融入教学指导,引导学生跳出“象牙塔”:从科研选题(锚定AI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痛点),到数据收集(采用访谈、问卷、实地观察等科研级方法获取一手资料),再到理论应用(用课堂所学理论修正乡村AI应用模型),全程以科研标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课堂知识向乡村实际解决方案的转化,更在教师的科研引领下,提升了洞察需求、整合资源、应对复杂现实挑战的综合素养,成为我院以科研引领本科教学、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的典型案例。

 

三、学院近3年本科生竞赛代表性成果

 

图片

四、学院近五年学院本科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