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我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尤其是1998年从原商业部直属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以来,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统计学进入A类学科,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进入B+学科,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学科进入B类,评估结果位列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前列。农业科学、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化学、一般社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居前3‰。
学校现有在校教职工2739人,其中专任教师2198人,正高职称409人,副高职称720人。目前学校共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91人,其中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24人,浙江省万人领军等省部级人才67人,师资队伍和人才发展工作居浙江高校前列。
近三年学校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重点支持项目4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2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项;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0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及青年项目)立项数保持全国前三十位。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中文权威期刊发表数十篇;并在NATURE、UTD-24期刊、JASA等国际顶刊发表20篇。共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43项;新增科技部教育部“111”引智计划1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新增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载体4个。《商业经济与管理》《浙江工商大学学报》两刊继续稳居“四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学校秉承“诚、毅、勤、朴”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一流”为引领,工商融合、文理融通,凝心聚力、锐意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努力建设立足浙江、服务国家、贡献人类的卓越大学。(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30日)
流动站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依托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本科教育始于1978年,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具有20年历史,2011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2016年获批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2017年成为浙江省唯一重点建设的工商管理优势特色学科,2020年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战略共建学科。学科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AMEA认证)、AMBA认证和BGA金牌认证,连续8年获准ACCA白金级会员,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位列B+。2022年软科排行位列第15位,学科实力居全国前5%。
学科拥有教育部授牌的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商研究院,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数字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研究中心, 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等支撑平台。拥有数字、营销、治理、创新、行为、旅游、会计、审计、慈善9个研究方向。
学科拥有教授51名,博士生导师36名,王永贵校长、陈衍泰副校长等国家级人才全职加盟,国家级人才达到11人次。聘任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重鸣为名誉院长,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挺革为实务院长。
近5年,工商管理学科实力和声誉稳步提升。学科获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发表UTD24、FT50、ABS四星期刊论文、《管理世界》论文20余篇,CSSCI论文300余篇,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100余份。学科培养了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孙冶方奖获得者王俊豪,蚂蚁金服原董事长彭蕾等在内的一大批学界和商界精英。
工商管理学科以构建中国自主的管理学知识体系为使命,以卓越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面向数智时代的人才培养为中心,实施“数字+”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战略,推进与人大商学院深度合作,开展有组织研究、勇攀科学研究新高峰,致力于服务国家和浙江发展重大战略。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热忱欢迎优秀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招收方向和类型
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面向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慈善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科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类型包括师资博士后、学科博士后、境外博士后、在职博士后和联培博士后。
进出站考核条件及待遇标准
博士后人员类型 | 进站要求 | 出站考核要求 | 薪酬标准(万元/年) | 科研启动费(万元) | 考核津贴与出站待遇 | |
考核津贴 | 出站待遇 | |||||
师资博士后A1 | 有意向到浙江工商大学就职,科研成果已达到所在学科常规师资引进标准。 | 发表 1 篇 A++或 2 篇 A+期刊论文,且主持 1 项 A 项目或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 35-40 | 5-8 | 1.中期考核合格,一次性发放 1 万元津贴;2.出站考核合格,一次性发放 1 万元津贴。 | 达到出站要求,经学校考核择优留校任教,另行发放一次性补贴10 万元。 |
师资博士后A2 | 有意向到浙江工商大学就职,具有一定科研成果,原则上应已发表 A+以上期刊论文。 | 达到所在学科当年常规师资引进标准。 | 30 | 4 | ||
学科博士后 | 具有一定科研成果,学术水平与所在学科相符。 | 发表 1 篇 A+或 2 篇A 期刊论文。 | 25 | 3 | / | |
境外博士后 | 具有一定科研成果,学术水平与所在学科相符。 | 发表 1 篇 A+或 2 篇A 期刊论文。 | 25 | 3 | / | |
在职博士后联合培养博士后 | 具有一定科研成果,学术水平与所在学科相符。 | 发表 1 篇 A 期刊论文。 | 根据签订的博士后培养协议执行 | / |
说明:
(1)出站考核论文应是博士后人员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后人员为第二作者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项目应以浙江工商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设站学院可根据学科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出站考核要求并报学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备案。
(2)学校鼓励合作导师或招收学院、学科平台等对博士后人员提供额外补贴或奖励。
(3)以上薪酬均为税前收入,并含五险一金(外籍博士后人员除外)。
(4)用于考核的成果统计时间为进站之日起至考核之日。
(5)博士后人员留校任教的,引进待遇按照当年标准执行。
(6)进站要求和出站考核要求中所涉及的成果,按照科研管理部门最新文件认定。
招收条件
(一)思想积极上进,具有良好学术品德,身体健康;
(二)具有博士学位(博士毕业6个月内,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的,可用毕业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证明代替);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五)学术水平与所在学科相符,科研成果达到学校和流动站规定的入站标准;
(六)本校毕业的博士,首站不能申请进入学校同一学科的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原则上不能由攻读博士学位的指导教师担任。国家级工作站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人员可不受此限制;
(七)非首次入站的博士后人员,前期出站考核应为合格等次以上。
招收程序
(一)个人申请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申请人员根据自身专业方向、条件和意愿,联系合作导师,向博士后流动站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浙江工商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简表》;
2.2封本领域专家的推荐信(留学境外博士至少提供1封国外教授专家推荐信);
3.表明申请人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清单(包括学术论文、科研项目、荣誉奖项、专利证书等)及佐证材料;
4.申请联培博士后还应根据联培单位要求,提供其他有关申请材料。
(二)流动站审核
博士后流动站组织面试考核小组,对入围面试的申请人员进行思想品德、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考核,择优招收。
(三)学校审批
博士后流动站将拟招收人员报学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经学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复核以后,进行政审、体检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拟招收人员,由学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
招收计划
学科分类 | 合作导师 | 研究方向 | 招收人数 | 招收专业 | 联系方式 | 备注 |
1、企业管理 | 王永贵 | 市场营销与服务营销、顾客关系与顾客行为、顾客创新与电子商务 | 3 | 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 | ygwang@zjsu.edu.cn | 同时招收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博士后 |
陈衍泰 | 技术创新管理、科技政策 | 3 | 管理学或经济学等专业 | chenyt@zjsu.edu.cn | 同时招收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博士后 | |
俞荣建 | 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中国产业链战略,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 2 | 经济学、管理学,最好有统计学或技术工科背景 | yurongjian@zjgsu.edu.cn | 同时招收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博士后 | |
孙元 | 企业新兴信息技术使用管理、企业社交媒体、企业移动商务、在线平台、线上行为 | 2-3 | 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统计学背景更好 | 0571-28008002, 13868051906, zorrnsun@163.com | 同时招收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博士后 | |
金杨华 |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创业管理,管理心理,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 | 4 | 具有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及统计学等基础 | jinyanghua@163.com | 包括与企业或研究院联合培养 | |
范钧 | 数字营销、社会创新、价值共创 | 2 | 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相关专业 | fj@zjgsu.edu.cn | _ | |
严毛新 | 市场监管法治化 | 1 | 有企业管理、或法学或市场营销等专业背景 | 13777823666 | _ | |
郝云宏 | 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 | 2 | 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 | 13588177816, haoyh@mail.zjgsu.edu.cn | _ | |
胡峰 | 全球创新战略、知识管理、产业政策与管理 | 3 | 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工学、社会学背景均可 | hufeng616@188.com | 同时招收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博士后 | |
李靖华 | 服务型制造 | 2 | 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工学相关专业 | jhli@zjsu.edu.cn | 同时招收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博士后 | |
肖亮 | 跨境电商模式创新、数字营销、数字供应链管理 | 2 | 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等学科专业背景 | 13588749809, hz-sigma@vip.sina.com | 同时招收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博士后 | |
易开刚 | 数智时代的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数智时代营销变革与创新 | 2-3 | 具备经济、管理、旅游、统计等学科背景学 | 厉飞芹, 13656633482 | _ | |
琚春华 | 电子商务,商务大数据,企业信息化管理 | 2 | 管理学研究背景;数据挖掘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背景 | jch@zjgsu.edu.cn | _ | |
吴波 | 企业国际化,制度逻辑,组织变革 | 2 | 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 | zjgswubo@163.com | _ | |
曲亮 | 平台治理,网络治理,公司治理 | 2 | 企业管理、会计学、金融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等相关专业 | quliang404@163.com | _ | |
傅培华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2 | 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背景 | fph@zjgsu.edu.cn | 同时招收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博士后 | |
高颖 | 文化产业规划、文创设计创新研究 | 1 | 具有设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学科背景 | gaoying@zjgsu.edu.cn | _ | |
王晓辰 |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心理健康,创业管理 | 2 | 具有管理学、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与测量、认知心理、社会学等方面的基础 | leo197837@163.com | _ | |
王永跃 |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 | 1 | 具有管理学、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统计与测量、认知心理、社会学等方面的基础 | wyx2005@hotmail.com | _ | |
徐蕾 | 创新创业、战略管理 | 1-2 | 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设计学等学科背景 | Xulei_zh@126.com | _ | |
肖迪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 2 | 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或经济学专业背景,擅长博弈建模或算法优化 | 15988160916, xiao_di1980@163.com | _ | |
王节祥 | 数字平台生态治理、企业数字化转型 | 1 | 管理学研究背景;熟悉案例研究或AI大数据分析优先 | 18768130136, jiexiangwang@zjgsu.edu.cn | _ | |
2、会计学 | 胡国柳 | 宏观政策与企业财务行为 | 1 | 经济学、管理学 | 18358167448, guoliuhu@126.com | _ |
曾爱民 | 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问题、数智财务与会计问题 | 2 | 财务管理、会计、金融、应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 13655813672, chasingsun@126.com | _ | |
马文超 | 环境资源会计 | 1 | 财务管理、会计 | 18258120737, wenchao116@163.com | _ | |
3、旅游管理 | 项国鹏 | 创业管理,旅游管理 | 1 | 具有管理学或经济学专业背景。愿意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接受联合培养 | xgp75@sina.com | _ |
程乾 |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 2 | 旅游管理、旅游地理、旅游信息化 | qiancheng525@163.com | _ | |
陈觉 | 乡村旅游运营与共同富裕协同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 1 | 管理学或经济学均可 | 13905815175 | _ | |
曲颖 | 旅游目的地营销与管理 | 1 | 工商管理背景 | 17815701136, rosemaryquying@126.com | _ | |
乔光辉 | 无障碍旅游研究,社会旅游研究,旅游体验与旅游行为研究。 | 1-2 | 具有工商管理或旅游管理或统计等学科背景 | 15868825564, yangqiao1980@126.com | _ | |
4、慈善管理 | 郁建兴 | 慈善组织、数字政府、社会治理 | 3 | 具有慈善管理学科背景 | yujianxing@zjgsu.edu.cn | _ |
徐越倩 | 浙商慈善,数字慈善,社会治理 | 2 | 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经济学、人工智能等相关背景 | 0571-28872502, xuyueqian@163.com | _ | |
周俊 | 慈善共同体、数字慈善、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 | 1 | 行政管理、非营利管理、管理学相关背景 | 0571-28872506, zhoujun@mail.zjgsu.edu.cn | _ |
联系方式
联系人:闫老师
联系电话:0571-28008445
邮箱:yanyali@mail.zjgsu.edu.cn